您當(dāng)前位置:濰坊新聞網(wǎng) > 文學(xué)讀書

老湯鍋

來源:濰坊日報   發(fā)布時間:2023-12-08 11:32:07

老湯鍋

◎王樹文

  小鎮(zhèn)的集市上,有個熱氣騰騰的老湯鍋。

  每逢二、七之日,五天一輪的大集就如約而至了,而老湯鍋也準(zhǔn)時在這樣的日子里赴約開張。

  晨光熹微,攤主夫婦二人就早早地駕駛?cè)嗆噥淼竭@里忙活開了:支灶、卸柴、添水、點火、煮肉……動作嫻熟,一氣呵成。接著,一股兒濃煙從爐子里咕嘟咕嘟鉆出來,裊裊升騰,再緩緩飄散開去,溫暖了這一道道清冷的街巷……

  不消一個時辰,天光大亮了,十里八鄉(xiāng)趕集的鄉(xiāng)親們都陸陸續(xù)續(xù)趕來了。而此時此刻,攤主的羊肉老湯鍋也開始沸騰了,鮮美的肉香飄逸出來,氤氳在這一街熱鬧嘈雜的空氣里……

  “開鍋啦,開鍋啦,又鮮又香的羊肉湯開鍋啦……”敦厚而熱情的老板,60歲左右的年紀(jì),一邊大嗓門叫賣著,一邊手腳麻利地操起刀開始切肉,還要招呼著前來排隊等候的來客。他的妻子端碗、加湯、洗刷,還要添柴加水……忙碌的一天從此拉開了帷幕。

  人們被勾過來,圍成厚厚的三層人墻。有的瞅見條人縫兒,趕緊往里面擠。有的踮起腳張望,還有的一拱一拱往里面簇擁。老板往往就急了:不忙不忙,大家慢慢等,慢慢來,今天是兩只大肥羊,人人有份……

  賣菜的小商販不顧自己的生意,早就在凳子上坐穩(wěn)了。修牙的江湖郎中從朦朧中醒來,從30里外的西鄉(xiāng)早早趕來,等的就是這口頭鍋熱湯。理發(fā)匠也撂了攤子,急匆匆小跑著過來了。附近村子的居民們,也端著盆、提著壺,趕來了……

  整個集市,除了這里,再無熱鬧的場所。而這種熱鬧喧嘩,是大集世世代代持續(xù)了幾十年的光景。

  幾十年前,在那個物質(zhì)資料匱乏的年代,老湯鍋更是人們幸福生活的寄托和心靈的慰藉。

  聽父親講,在他的童年時代就經(jīng)常和我的二爺爺一起去大集上喝老湯。那時的老湯鍋在老槐樹的西南角、槐蔭路的中段靠近茶壺爐子的位置。那時候的集市比現(xiàn)在壯闊得多,來趕集的人也多。東到萬家莊,西到孟疃,甚至東莞,南到五蓮,北到吳家樓。方圓四五十里的地面上,他們一準(zhǔn)知道賈悅大集,知道賈悅集上的老湯鍋。每逢集日這天,他們就像約好了似的,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從事各種買賣的人,從普通的商販,到賣豬的、賣羊的、賣兔子的,到販賣牛驢牲口的,再到鐵匠、理發(fā)匠、說書匠……他們來到集市的第一件事,不是打理自己的生意,而是爭先恐后地來到老湯鍋這里,尋個座位坐下。然后靜靜地等,志得意滿地等,驕傲豪邁地等,望眼欲穿地等。直到掌柜的端上來那盛滿湯的熱氣騰騰的黑陶盆子,吃客們幸福的時光就來臨了。

  這時候,風(fēng)停了,喧囂停止了,世界完全靜默,并完全濃縮在這碗湯里……一碗熱湯,稍稍涼一下,“咕咚咕咚”幾口就咽下肚了,這有點像老北京人吃面條那“哧溜哧溜”的韻味——粗獷,豪放,滑稽,不拘。

  喝完第一碗湯之后,再泡上煎餅,一而再,再而三……

  其實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是挺拮據(jù)的,對于老湯鍋,普通人喝不起,根本就不敢問津。家境稍微好點的,多數(shù)人也只是象征性地交上一點錢,并不指望吃多少肉,而僅僅是為了喝碗湯而已。

  到了我的童年時代,老湯鍋就搬遷到采購站北面的位置了。喝湯之人,依然很多。而喝老湯的規(guī)矩卻多少還是變了一些的。有一個集日,我和鄰居家的伙伴,帶上煎餅,去了那里。店老板看我們是孩子,給我們每人倒上了一大碗豬肉湯(在我們這里,這叫干老湯,沒有肉),也沒收錢,讓我們滿面春風(fēng)、歡歡喜喜了好一陣子。

  此后,嘗到甜頭的我們,每到逢集這天總是靜悄悄地拿了家中噴香的玉米煎餅,來到老湯鍋這里,盡情地享受湯汁的鮮香美味。直到有一天,父母親發(fā)現(xiàn)煎餅少了,于是徹查,雷霆震怒。挨了一頓訓(xùn)斥后,我們就再也不敢去喝干老湯了。

  而老湯,卻從此成為了我們心底深處銘刻的一個美夢,長大后經(jīng)營老湯鍋仿佛也成為了我們兒童們?nèi)松膲粝搿?/p>

  后來,大集搬到了東面,蜷縮于旮旯一隅,手腳難以舒展。商販少了,趕集的顧客也少了。而隨著經(jīng)濟的巨大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有了巨大改變,人們在各自的家中也一樣能享受到鮮香美味。世世代代賈悅大集上聲名遠播的老湯鍋,終于離開了人們的視野,偃旗息鼓,不知所蹤。

  然而,多年以來,很多外地歸來的游子,當(dāng)他們再次踏上這片熟悉的親熱的土地,再次來到集市上,找尋那跨越了時空的鄉(xiāng)愁,找尋那飄香的老湯鍋時,他們的臉上總是掛滿了無盡的沮喪和失落。

  是啊,生活變好了,怎么總是感覺缺少了點什么呢?

  再后來,賈悅大集再次搬家,回歸到了它的故土家園。三縱二橫的街衢,是大集最穩(wěn)妥的載體。又見到了久違的老槐樹,又見到了飽經(jīng)滄桑的采購站,又見到了供銷社,見到了老百貨商店……

  大集上,銷聲匿跡十年之久的老湯鍋又回來了。就在賈悅商貿(mào)城的西南角,就在這片曾經(jīng)飄過香的老土地上又安家落戶了。

  時過境遷,但老湯鍋的味道沒變,老湯鍋的溫度沒變,煙火氣依然是它恒久不變的主旋律。熙熙攘攘的人群,更是對生活的最美、最全面的注解和詮釋。喝清湯寡水的老湯的人不見了,喝干老湯的兒童也不見了……一眼望去,誰的大碗里都盛滿了精致的生活。

  裊裊熱氣,人間至歡。

  在這種滿滿的溫暖的煙火中,人們體驗到的不僅僅是眼下生活的溫馨,更是對逝去過往的一種回味,一種物質(zhì)和精神的滿足,一種文化的傳承與積淀。

責(zé)任編輯:平小娜

濰坊日報社主辦   網(wǎng)站備案號:魯ICP備10207392號-1   魯公網(wǎng)安備 37070502000004號   新聞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4

新聞熱線:0536-8196500   廣告熱線:0536-8196033   郵箱:newswf@126.com   濰坊國際風(fēng)箏會

版權(quán)所有:濰坊日報社(濰坊報業(yè)集團)   濰坊新聞網(wǎng)絡(luò)傳媒有限公司 ? 2007-2021   網(wǎng)絡(luò)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  “涉互聯(lián)網(wǎng)算法推薦”專項舉報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