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高密城毀于戰(zhàn)火(四)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3-05-14 15:37:38
城陰城出土的漢代龜鈕“武猛都尉”銀印
城陰城出土的西漢初“高密四朱”砝碼幣
古高密城俗稱城陰城,建置約在東周,歷經(jīng)兩漢,一直作為高密的縣治、國治、郡治所在。經(jīng)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這座古老的城池逐漸毀于戰(zhàn)火。城陰城遺址現(xiàn)為高密唯一的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多年來城內(nèi)及周邊出土了大量文物。城陰城得名,是因為它在稻城的北部。
城陰城約東周建置
勘有大量宮殿遺跡
古高密城俗稱城陰城,舊址在今高密市井溝鎮(zhèn)田莊社區(qū)附近,建城年代不詳。20世紀(jì)80年代以來,曾多次考古勘探,出土實物最早的為東周齊國刀幣,據(jù)此推斷城陰城建置約在東周。城陰城為長方形,城南北長1850米,東西寬1950米,目前尚存殘缺土城墻一段。城陰城外有護城河遺跡,大部分已淤塞,河床遺跡依稀可辨。
城陰城東至今薛家老莊西,西至今田莊村東部,南至后營村北部,北至劉家莊南部。有城門六座,東、西、北各一座,南門三座,其中南中門在上世紀(jì)初尚有地上遺跡,民間稱之為“武朝門”。城陰城內(nèi)曾勘探有大量宮殿遺跡,文化層最深地2-3米,出土大量東周齊刀幣、漢五銖及錢范、王莽貨布、銅劍、銅戈、銅鏡、銅鏃、印章、瓦當(dāng)、陶罐等。
名城高密歷經(jīng)兩漢
許多名人在此任職
城陰城自東周時期開始,歷經(jīng)兩漢,一直作為高密的縣治、國治、郡治所在,名“高密城”。傳世實物中,清金石學(xué)家陳介祺收藏有“高密造戈”,兩江總督端方收藏有“高密戈”,均是東周時期高密所出的青銅器,說明在當(dāng)時高密已是一個發(fā)達城邑。
而史書中,最早記載高密這一地名的時期同樣是在東周?!妒酚?middot;樂毅列傳》記載:“而樂氏之族有樂瑕公、樂臣公,趙且為秦所滅,亡之齊高密。樂臣公善修黃帝、老子之言,顯聞于齊,稱賢師。”記載了戰(zhàn)國末期秦滅趙國時,寓居趙國的名將樂毅族人樂臣公、樂瑕公逃亡到齊國的高密。
傳統(tǒng)認(rèn)為,高密秦朝時設(shè)縣,縣治城陰城。而在東周時期,高密是否設(shè)縣已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秦朝之前的高密即指城陰城。楚漢相爭之際,項羽麾下大將龍且曾屯兵于城陰城(一說在城陰城南的稻城)。漢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裂齊為六國,立齊悼惠王子在世者六人為藩王,其中以膠西郡封給原平昌侯劉卬,是為膠西王,都密,后世學(xué)者考證為高密城。此后劉卬謀反起事參與七國之亂,被平叛,國除。
歷史上很多名人曾在膠西國任職,如老子李耳后裔李解曾任膠西太傅;大儒董仲舒曾為膠西相,其著作后人編為《董膠西集》。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又封皇子劉端為膠西王,都高密。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劉端死,無后,國除為膠西郡。西漢宣帝本始元年(前73),廣陵王劉胥之子劉弘受封為高密王。劉弘之后,劉章、劉寬、劉慎先后嗣襲為高密王,共四代,皆都高密城,至王莽篡漢時國除,并改高密為章牟。劉章墓至今仍存,墓在城陰城故址東南,因其謚號為“頃”,民間俗稱其為“頃王冢”,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漢時,“云臺二十八將”之首鄧禹封高密侯,轄四縣,都高密城。鄧禹卒后,由長子鄧襲一脈世襲高密侯。晉朝時,又設(shè)高密國,國都由城陰城遷至膠河邊的西黔陬(zōu)城。
此后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高密城或隸屬城陽郡,或隸屬高密郡、高密國。而這座古老的城池因連年戰(zhàn)爭不斷,逐漸毀于戰(zhàn)火。隋朝時,因城陰城毀壞嚴(yán)重,高密縣縣治遷至故縣(今柏城鎮(zhèn)故獻村)附近,城陰城也失去了其行政職能,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出土大量珍貴文物 高密古地名起源新說
城陰城遺址現(xiàn)為高密唯一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多年來城內(nèi)及周邊出土過大量文物,存世也有西漢“高密四朱”砝碼幣、秦漢“高密丞印”封泥、西漢“高密相之章”封泥、東漢“高密侯相”印等帶有“高密”地名的珍貴文物。
城陰城是目前有跡可循的最早稱之為“高密”的古城。“高密”一名的由來,地方志多按先秦典籍《世本》中記載的:“鯀娶有莘氏女,謂之女志,是生高密”。定高密為大禹封國,高密因大禹而得名。
而《水經(jīng)注》中引用東漢學(xué)者應(yīng)劭的話說:“縣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并含糊地說縣境南的百尺河,大概就是密水,所以又有高密因密水而得名一說。陳介祺《簠齋金文題識》中記錄孔府曾收藏一枚“上高密造戈”,“上高密”是一個和“高密”并列的地名。無獨有偶,《史記·曹相國世家》記載:“已而(曹參)從韓信擊龍且軍于上假密,大破之,斬龍且,虜亞將周蘭。”記載了附近的另一個地名“上假密”?!妒酚?middot;淮陰侯列傳》載:“齊王田廣以酈生賣己,乃烹之,而走高密,使使之楚請救。韓信已定臨菑,遂東追廣至高密西。楚亦使龍且將,號稱二十萬,救齊……遂追信渡水。信使人決壅囊,水大至。龍且軍大半不得渡,即急擊,殺龍且。”兩處綜合,可知曹參隨韓信于高密西與齊楚聯(lián)軍對峙,韓信以囊沙之法誘龍且率前部西渡河,隔絕主力在東岸,在西岸的“上假密”大破聯(lián)軍,斬殺龍且?!蹲x史方輿紀(jì)要》云:“假密亭,在(諸城)縣東北?!妒酚洝凡軈捻n信擊楚將龍且于上假密,破之,即此。一云在高密縣境內(nèi)。”按上假密在濰河西岸,《讀史方輿紀(jì)要》中的第一種說法可能性大,其地今已不在高密市境內(nèi)。“假”字漢代有輔佐之意,如出土的“假司馬印”,“假密”即“密”的輔城。西漢時,高密城北又設(shè)過下密縣。實際上在中國的古地名中,東、西、陰、陽、高、平、下都是最被常用的地名符號,先有一參照物,然后用東、西、陰、陽指方位,用高、平、下指地勢。而高密得名的參照物很可能是高密城北端的密城(今昌邑市圍子街道古城村)。密城在春秋時已經(jīng)是重鎮(zhèn)。《春秋》記載:“(魯)隱公二年(前721)冬,紀(jì)子帛、莒子盟于密。”紀(jì)國和莒國的國君當(dāng)時在這里有過一場會盟。
西漢時,密改密鄉(xiāng),為侯國。有了密這個參照物,周圍才逐漸衍生了高密、上高密、上假密、下密等一系列以密而得名的古城。
城陰城得名考證 或以稻城為參照
高密城之所以又稱為城陰城,是因為它在某個參照物的陰處。陰即山或城池的北部,與陽相對應(yīng)。以城陰、城陽命名的城池、地名,在古代東夷各地中曾廣泛出現(xiàn),有的地方甚至沿用至今。
高密城陰城西南有平昌古城,此處文化層經(jīng)勘探上限起自龍山文化(距今約4500-4000年),東周時為重鎮(zhèn),曾出土大量東周文物,漢代為侯國,后為郡,北齊時廢。平昌城俗稱為“城陽城”,城南有臺,俗稱“龍臺”,亦稱“斗雞臺”,今名“都吉臺”,其中珍貴的東周文物“子孟姜”銅盤,即出自此地,現(xiàn)存諸城市博物館。
城東三村,至今仍以“東城陽”“中城陽”“西城陽”為名。平昌城陽城與高密城陰城相距直線距離不到30公里,且城陰在北,城陽在南,陰陽方位相符,兩城之間,有一座同樣古老的城池稻城,稻城很可能是城陰、城陽的參照物。《讀史方輿紀(jì)要》引《鄭玄碑》碑文曰:“城陰,高密也。”雖然今已無法窺得碑文全貌,但上面無疑記錄了鄭玄的生平事跡。由此,可推斷很可能是鄭玄宅或稻城(鄭玄宅在稻城西)“城陰,即高密也”。按照地理方位、年代等來看,也完全符合,且根據(jù)目前考古勘探結(jié)果,稻城附近有人定居的歷史要遠早于城陰城。
責(zé)任編輯: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