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貨孤品”不能“掛羊頭賣狗肉”
□濰坊融媒評論員 宋玉璐
花幾元到幾十元,就能在直播間買到價格低廉、款式好看、僅有一件的“尾貨孤品”服裝,你會心動嗎?據央視新聞報道,最近,很多人購買了所謂的“尾貨孤品”服裝,到手后卻發(fā)現(xiàn)有的污漬明顯、有的氣味難聞、有的褶皺起球,甚至兜里還有零錢、耳釘、瓜子殼等雜物。據記者調查,這些衣服大多來自舊衣回收廠,工人根據品相好壞在這些二手衣物中挑揀出所謂的精品貨,供給“尾貨孤品”類網店。
近些年,打著“品牌清倉”“商場撤柜”“源頭工廠”等名號的“尾貨孤品”直播間進入人們的視野,并且著重強調僅剩一件和價格低廉,引發(fā)消費者的購買欲。一部分追求潮流時尚的人似乎格外偏愛諸如打上“中古”“尾貨”“孤品”標簽的衣物,認為它們款式新潮、數(shù)量稀少,能滿足自己個性化的裝扮需求,更加重要的一點是,這些衣物的價格往往比較低,對錢包十分友好。
可若是問這些“尾貨孤品”與二手舊衣有什么區(qū)別,很多消費者其實也搞不清楚。這就給許多不良商家以可乘之機,模糊二者差別,以次充好、以舊充新,打著“尾貨孤品”的名義,販賣來路不明的二手衣物,不僅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更是在法律紅線上瘋狂“蹦迪”。
首先要明確的是,尾貨是指在生產和流通環(huán)節(jié)中產生的,在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庫存積壓產品。而舊貨則是二次流通具有使用價值的貨物,也就是二手商品。二者界限分明,不可混淆,這就需要平臺“守土盡責”,加大審核、處罰力度,認真對待、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擠壓此類直播間的生存空間。
令人“細思極恐”的是,消費者拿到衣服后,有明顯污漬、兜里還有瓜子殼等雜物,甚至還有蟲卵,這些二手衣服肉眼可見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但仍進入流通環(huán)節(jié),背后是否存在一條較為成熟的灰色產業(yè)鏈?這是需要持續(xù)關注的問題。舊衣回收是環(huán)保所需,更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針對二手衣物回收市場亂象,要盡快制定行業(yè)標準和規(guī)范,加強市場管理,打擊非法交易,推動廢舊紡織品的循環(huán)利用,規(guī)范行業(yè)健康發(fā)展,讓符合標準的二手衣物也能及時“再就業(yè)”。
此外,還要加強科普力度,讓消費者分清“尾貨孤品”與二手衣物之間的區(qū)別,加強信息共享,讓“尾貨孤品”能夠追本溯源,不再來路不明。廣大消費者也需要對直播賣貨留個心眼,不要被噱頭和低價“收割”。
責任編輯: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