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壽光市文家街道王端宇村的村名源于先人王端宇,村內住戶主要姓王。作為省級文明村,前不久,村莊紅白理事會入選了全省第二批“百佳紅白理事會典型案例”。近年來,王端宇村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一手抓移風易俗,一手抓孝老愛親,厚養(yǎng)薄葬,奏響文化振興強音,村風民風煥然一新。
王端宇村黨支部成員和村紅白理事會成員
“我們村的紅白理事會有30多年歷史了,成員由老黨員和鄉(xiāng)賢擔任。”退休教師王云福是理事會成員,據(jù)他介紹,在村黨支部的倡導下,村里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倡導文明新風,出資購買了桌子、椅子、鍋碗瓢盆等用品,免費提供給群眾使用,讓群眾省心省力。針對喪事舉辦過程中吹大喇叭、大擺酒席等現(xiàn)象,村干部帶領紅白理事會成員入戶做思想工作,逐漸打牢了喪事簡辦、喜事新辦的群眾基礎。
改陳規(guī)陋習并非易事,王端宇村也遇到過阻力,好在是黨員扮演了破冰者的角色。村黨支部書記王向民告訴記者:“當年倡導喪事不大擺酒席的時候,時任村干部王學永從自己家的喪事開始一切從簡,從此開了好頭。”同時,王向民對老黨員王守富高度評價:“無論誰家有喜事還是喪事,守富都上門幫著出主意,義務付出,從不要回報,由此贏得了大伙的信賴支持。”
村后幾公里,是王端宇村的公墓。這里莊重肅穆,整潔有序,昔日凌亂的墳頭變成了時尚的墓碑,這些變化也是村莊移風易俗帶來的。王守富感慨萬千:“黨員們帶頭平墳臥碑,借助公墓改造的契機,村里在公墓增設墓門,進行美化綠化,做了大量保護性工作,使公墓改造異常順利,真正贏得了民心!”
每年舉辦兩次“餃子宴”(資料圖)
“好婆婆”“好媳婦”活動宣傳欄
在王端宇村,還有一個好傳統(tǒng)已延續(xù)了近20年。自2005年起,村里每年重陽節(jié)都舉辦孝老活動,為60歲以上的老人發(fā)放慰問品或送去蛋糕。前幾年村里又增加了“餃子宴”和評選“好婆婆”“好媳婦”等環(huán)節(jié),孝老活動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受歡迎。王向民表示:“對老人要厚養(yǎng),我們不但要求群眾做,村黨支部也帶頭干,讓孝老這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新時代迸發(fā)新風采!”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孫希明/文圖
責任編輯:封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