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匠人”劉正波:心有巧意,讓朽木煥發(fā)新生
來源:濰坊新聞網 發(fā)布時間:2023-09-16 14:26:13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吸天地之精華,納靈氣于神工??痰对谠旧仙舷路w,經過一番精雕細琢,一塊普普通通的木頭就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變身。木雕,這一民間傳統(tǒng)工藝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安丘木雕非遺傳承人劉正波就是其中之一。他與木雕結緣40年,一直堅守傳統(tǒng)木雕,朽木在他手里也能煥發(fā)新生。“創(chuàng)作中盡可能體現(xiàn)出人文情懷,賦予其恒久的藝術生命力。”9月16日,劉正波說。
劉正波與他的木雕作品
從小癡迷,工作后辭職專門做木雕
作為安丘木雕非遺傳承人,劉正波有一個自己的木雕展覽館,館內擺放著他多年來的眾多作品。劉正波的爺爺當年專門做木頭家具,父親則做根雕。小時候,父親總帶他一起去山上找樹根,然后做成根雕藝術品。劉正波看著一塊塊樹根經父親的巧妙雕刻變成各種藝術品,覺得十分神奇。在父親的熏陶下,他越來越喜歡與木頭打交道。8歲那年,趁著父親外出,劉正波拿起父親的工具開始自己創(chuàng)作,不光沒有做出名堂還將父親的工具弄壞了。這是他第一次動手,雖然沒有結果,但卻讓他興奮不已。也是從那時開始,劉正波對木雕的喜愛一發(fā)不可收拾。
不同于父親做根雕,劉正波喜歡做木雕,院里的棗樹、路邊的梧桐、折斷的柳叉……只要能接觸到的木材,都曾是他練習的材料。劉正波喜歡用小刀將木頭刻成不同的形狀。無論是在求學期間,還是畢業(yè)工作后,他每日與木雕為伴,構思圖案、研究雕刻手法,手上布滿老繭和傷疤,技藝也日漸精進。
劉正波的作品
后來,劉正波干脆辭掉工作,專門做起木雕。“雕刻不容易,輕重緩急,全憑拿捏,容不得半點馬虎。不僅需要細心,更要有耐心。”一說起木雕,劉正波眼睛發(fā)光,有說不完的話題。
據劉正波介紹,安丘木雕工藝復雜,想要完成一件作品,首先要根據木頭大小設計雕刻內容與主題,根據草稿畫出圖形,然后打坯,優(yōu)秀的打坯師一眼就能在腦海中勾勒出作品輪廓,最后是修光、打磨、著光上色,或上油或烤蠟,這樣一件作品才算完成。多年來,劉正波一直堅持原創(chuàng),將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結合,做有靈魂、有詩意的作品。
劉正波的作品
創(chuàng)作中精益求精,不光守藝還要傳承
劉正波坦言,想要做好木雕必須有美術功底,心里首先要有立體的形象才能刻好,此外還需要不斷琢磨。為了刻好大公雞,劉正波買來一只活公雞,仔細觀察它的形態(tài)。大到形態(tài)輪廓,小到羽毛和雞冠,他都熟記于心。一只神氣的大公雞木雕不僅是劉正波創(chuàng)造力與精湛雕刻技巧的體現(xiàn),更體現(xiàn)了他的觀察力和耐力。“我從小就喜歡畫畫,也正是這項愛好為我后來專門從事木雕做好了鋪墊。”劉正波說。
正所謂“千刀萬鑿雕出來,一處不順付東流”。劉正波告訴記者,在進行木雕創(chuàng)作時需要全神貫注,尤其是在創(chuàng)作大型作品時,他整個人都會繃著一根弦,生怕一個地方錯了影響全局,無法創(chuàng)作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劉正波的作品
劉正波經常參加全國木雕大賽,也曾經多次獲獎。“全國木雕大賽會提供一塊木頭,讓我們一周之后拿出作品。”劉正波說,這不光是對技術的考驗,也是對速度的一種考驗。
劉正波自覺身上的擔子很重,要不斷學習、精進技藝,還要將木雕手藝傳承下去。為此,他經常走進校園,向學生們傳授木雕技藝,也講述木雕的傳承與發(fā)展。在劉正波看來,這是老一輩留下來的手藝,他要發(fā)揚光大,才能對得起非遺傳承人這個稱呼。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常方方/文圖
責任編輯: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