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王兩宅院一帶 后為一處辦公大院
來源:濰坊晚報 發(fā)布時間:2022-07-31 17:39:00
郭恩言宅院一帶。毛新民繪
濰坊市市政建設管理局《城市管理法規(guī)選編》書頁
郭恩言書法
老濰縣地圖中紅框內(nèi)為郭宅街。
郭宅街東端路南,郭氏小學、銘新池的西面,自東向西依次坐落著郭恩言宅院和王拔貢宅院。郭恩言有簡潔的人物記載,王拔貢則未見人物記載。這兩座宅院的具體情況也未見記載。二十世紀70到90年代期間,這兩座宅院原址一帶,先后是濰坊市建設局、城市建設局、市政建設管理局、城市規(guī)劃處、規(guī)劃國土局、濰坊有線電視臺的辦公大院,附近民眾曾稱該處辦公大院為城建局大院。
東端路南有兩大戶,王拔貢宅院主人身份未明
郭恩言,字頌年、燕汀,號庸齋,濰縣東門里郭氏族人,在清代有太學生的功名,有候選知州、誥授奉直大夫等官方身份。他自幼愛好書法,書寫的大楷作品氣勢宏偉。他與自己的三哥郭雨若在當時的書法界并稱“二郭”。清亡后到解放前,他應邀書寫的牌匾很多,華豐機器廠、金華飯店、惠東大藥房、博濟堂、蚨豐鐵工廠、山東商行等地方知名工商業(yè)實體懸掛的牌匾都是他的手筆。他還應邀為廣文中學書寫了“繼往開來”等作品。
王拔貢,僅見簡單記載,從事的職業(yè)是教書先生。拔貢是他的名字還是他通過科舉考試獲取的功名,則不清楚。
筆者知道的明清時期濰縣有記載的、通過科舉考試獲取拔貢功名的王姓讀書人不算多。計有:明代萬歷六年(1578)拔貢的王室肱,他擔任寧遠衛(wèi)(衛(wèi)治位于現(xiàn)在的遼寧省興城市古城街道轄區(qū)內(nèi))教授等官職;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拔貢的王維晫、宣統(tǒng)元年(1909)拔貢的王允吉。
王允吉為濰縣東郭王氏族人。元代末年,諸城縣人氏王伯剛為躲避戰(zhàn)亂,從諸城遷居濰州東郭(位于現(xiàn)奎文區(qū)東關街道境內(nèi))。王伯剛生有四個兒子:王元、王亨、王利、王貞。后來,只有王亨在濰州東郭一帶定居下來。其后裔在明、清時期也一直世居在這一帶,自稱東郭王氏,并有《東郭王氏族譜》傳世。而本地人則俗稱該族王氏為東關大街王或東關王。東郭王氏系本地知名家族之一,明、清時期,該支王氏家族中涌現(xiàn)出的知名人士甚多,前后計有王士中、王銳、王濂、王濯、王漸、王堯治、王調(diào)鼎、王震起、王廷猷、王廷佐、王延年、王之翰、王國慶、王重慶、王承吉、王允吉等人。
郭宅街東端路南王拔貢宅院的主人,如果系因他獲取拔貢功名后、附近民眾敬稱為“王拔貢”,那么按照相關回憶性記載所追溯的年代來推測,宅院主人是王允吉的可能性要大一些。當然,這需要發(fā)現(xiàn)相關歷史資料予以佐證。
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建局為主要執(zhí)行部門
郭恩言宅院與王拔貢宅院的相關情況都未見記載。到了二十世紀70年代初,筆者在這兩處知名宅院原址一帶見到的就是政府職能部門濰坊市建設局的辦公大院了。該處辦公大院與郭、王兩宅院是否有關則未見記載。當時還是“文革”時期,建設局大院門前懸掛的豎條長方形牌匾上,書有時代特色突出的單位名稱“濰坊市革命委員會建設局”。當時,濰坊市政府的名稱為“濰坊市革命委員會”,簡稱“市革委”。附近民眾習慣上稱該處辦公大院為“城建局大院”。
城建局大院起先是平房,大致在二十世紀80年代,筆者見到的城建局大院已經(jīng)改建為主體建筑為一棟四層辦公大樓的樓院。筆者印象中,民眾所稱的城建局大院先后為濰坊市建設局、城市建設局(簡稱城建局)、市政建設管理局、城市規(guī)劃處、規(guī)劃國土局、濰坊有線電視臺所在地。自市政建設管理局起,后面都是現(xiàn)在的地專級濰坊市的相關部門和單位。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濰坊市(縣級)提出并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城建局是主要執(zhí)行部門。到1983年濰坊市組建為地專級市時,濰坊的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1984年之后的一段時期,地專級濰坊市新組建的市政建設管理局繼續(xù)踐行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
“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的基本內(nèi)容為發(fā)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依靠人民群眾大搞城市建設。具體辦法有:采取民辦公助的方式,解決背街小巷的修路、排水問題;提倡企業(yè)集資聯(lián)辦,解決工業(yè)區(qū)、商業(yè)區(qū)和新建住宅區(qū)的修路、排水問題。在實行這些辦法時堅持自愿原則,誰受益誰投資。對各方資金來源嚴格把關,不準攤?cè)氤杀?不準截留上繳利潤,只能從自有資金、利潤留成中解決。集中起來的資金一律交建設銀行統(tǒng)一管理使用。
1979年到1983年,濰坊市采取國家、地方、單位、民眾一起上的方法,從多方面籌集資金4338萬元,比1952至1978年26年的投資總額還多。
利用這些資金,濰坊市在五年間新建、整修城市街道174條,其中主要道路32條,三分之二以上的背街小巷鋪筑了柏油路面或混凝土路面,這在當時國內(nèi)的同類城市中是不多見的。當時,濰坊共有240多條背街小巷,其中的170多條實現(xiàn)了路面硬化。
利用這些資金,濰坊市在縱貫城市的白浪河、虞河新建和重建了北宮橋、虞河橋、虞虹橋、青陵橋、勝利橋等6座高水位大橋,其中北宮橋可以通過350噸的大平板車,是當時山東省載重量最大的公路橋。
利用這些資金,濰坊市新建職工住宅106萬多平方米,比1949年至1977年28年的住宅建設總數(shù)還多37萬平方米,17600多戶居民喜遷新居,城市人口平均居住面積1978年為3.5平方米,1983年增加到5平方米以上。
在城市建設其他方面,濰坊市先是打井26眼應急,1983年開始,投資2000多萬元在安丘縣建設水場,數(shù)年后實現(xiàn)正常供水。植樹210多萬株,新建街頭草坪、街心花壇14處。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12.3%。白浪河的城市段初步建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河濱游覽區(qū)。先后建成工人文化宮、濰坊影院、東風影院、坊子影院等11處影院、劇場,新建一座面積為18000平方米的設有大型直升飛機、電動游藝轉(zhuǎn)盤、水上電動游艇、兒童電動汽車的兒童樂園。開辟了兩處公園,拓寬了火車站廣場。
濰坊經(jīng)驗國內(nèi)反響較大全國40余城市前來考察
1982年3月,濰坊市市長韓理談起解決城市建設資金拮據(jù)、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問題時,對市委宣傳部負責新聞報道工作的韓子富說:“我們解決的辦法就是相信依靠人民群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大家的事大家辦。”韓子富經(jīng)過采訪,以《人民城市人民建》為主題寫成新聞報道,先在山東人民廣播電臺播發(fā),又在《人民日報》發(fā)表。
1983年2月16日,《人民日報》在一版頭條位置刊發(fā)了《民辦公辦搞城建,眾人拾柴火焰高,濰坊市容展新姿》的新聞稿件,同時配發(fā)題為《依靠群眾自己動手謀福利》社論,在二版頭條位置刊發(fā)了《人民城市人民建——濰坊市城市建設調(diào)査》的新聞稿件。各地多家新聞媒體以不同的形式予以轉(zhuǎn)載、刊登。
濰坊市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產(chǎn)生了不小的作用和反響。1983年,山東省有關方面在濰坊召開了園林建設現(xiàn)場會和市政建設觀摩會。當年,全國40多個城市相繼組團到濰坊考察。交流中,濰坊市也向兄弟城市學到了不少依靠群眾解決困難,加快城市建設步伐的經(jīng)驗。
城建局大院內(nèi)相關部門和單位沿革
當代官方記載的濰坊市建設局簡明沿革軌跡為:1950年設立,1951年改稱科,1958年改稱局,同年12月與建筑公司合并,改稱建筑工程局,1963年改稱城市建設局,1972年復稱建設局,1976年復稱城市建設局,1984年撤銷。
1983年,濰坊市組建為地專級市。1984年起,濰坊市市政建設管理局的辦公地址位于郭宅街的城建局大院。市政建設管理局沿革情況未見文字記載。
在筆者的印象中,該局在數(shù)年后并入濰坊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簡稱市建委)。此后,該處為濰坊市城市規(guī)劃處辦公大院。
濰坊市城市規(guī)劃處起初是市建委直屬副縣級事業(yè)單位。1992年8月,城市規(guī)劃處與濰坊市土地管理局合并組建為濰坊市規(guī)劃國土局,該處為市規(guī)劃國土局辦公大院。市規(guī)劃國土局何時遷出該處辦公大院未見記載。
1993年,濰坊廣播器材廠改建為濰坊有線電視臺,為濰坊市廣播電視局所屬正科級事業(yè)單位,主要經(jīng)營有線電視工程安裝和維修,銷售電子產(chǎn)品及通信設備,負責全市有線電視網(wǎng)絡規(guī)劃、建設、維修、管理和節(jié)目傳輸,制作播出有線電視節(jié)目。
在筆者印象中,2000年左右,該處為有線電視臺辦公大院。但有線電視臺何時遷入、何時遷出該處辦公大院則未見記載。
2008年,舊城改造拆除該處辦公大院所在的郭宅街路南地域。目前,郭恩言宅院、王拔貢宅院以及城建局大院原址一帶,位于濰城區(qū)建設中的和平廣場(商貿(mào))北沿。
◎相關鏈接
明清拔貢生朝考合格可任官職
郭恩言的功名為太學生。太學是我國古代的最高學府,太學的名稱最早見諸記載于我國的西周時期(前1046—前771年)。晉代咸寧二年(276)始設國子學。當時國子學與太學并立。在后來的相關朝代里,國子學與太學或并立或單設。北齊(550—577年)時,國子學改稱國子寺。到了隋代(581—618年),文帝以國子寺統(tǒng)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等,為教育最高管理機構;煬帝時,國子寺改稱國子監(jiān),仍為教育最高管理機構。明清時期(清末朝廷設立學部以前),國子監(jiān)為教育最高管理機構,兼具國子學職能。因而明清時期的國子監(jiān),人們在習慣上也稱太學。獲得在國子監(jiān)就讀資格的讀書人稱為監(jiān)生,習慣上也稱太學生。
拔貢為讀書人可以通過科舉考試獲取的功名之一。清代科舉制度中,獲取生員(多為廩生)功名的讀書人,可以繼續(xù)通過科舉考試合格后,選拔進入國子監(jiān)讀書,時稱拔貢。廩生是生員的一種。生員即俗稱的秀才,在地方官學(縣學、州學、府學)科舉考試中合格通過的讀書人才能獲取生員功名。生員在地方官學平時的考試中成績優(yōu)秀、品行端正,可以享受地方官署廩糧補貼待遇,稱為廩生。
清初,六年拔貢一次。乾隆七年(1742)改為十二年(即在逢“酉”的農(nóng)歷年份)拔貢一次。由各地(俗稱各省)學政選拔文行兼優(yōu)的生員,貢入京師國子監(jiān),稱為拔貢生,簡稱拔貢。名額分配上一般是府學兩名,州學和縣學都是一名??梢?拔貢生、拔貢為監(jiān)生(太學生)的一種,其出身多為秀才中的優(yōu)秀人員。拔貢生合格通過朝考入選者,可以按照考試成績,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縣,三等任地方學署官職。拔貢生沒有合格通過朝考入選者,稱為廢貢。
明清時期相關記載中,濰縣不少拔貢在朝考合格后擔任了相應的官職,也有不少拔貢獲取該功名后,又通過科舉考試獲取了舉人、進士等功名。
責任編輯: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