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矛盾別著急,來這里“邑談即和”
來源:濰坊融媒客戶端 發(fā)布時間:2022-07-28 17:44:42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一張茶桌,幾把椅子,數杯清茶,中堂上懸掛一副工整的隸書對聯“坐一坐您說我聽,談一談心平氣和”,鄰里百姓有什么事都能到這里坐下來說道說道。這是7月25日記者在昌邑市奎聚街道府前社區(qū)美澳嘉苑小區(qū)“邑和堂”里見到的場景。
“邑和堂”是府前社區(qū)第十二網格打造的一處群眾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室,自今年6月份運行以來,已成功化解鄰里矛盾糾紛11起,“邑和堂”里“解疙瘩”已成為當地百姓解決訴求、糾紛的第一選擇。
不久前,社區(qū)居民魏先生反映:2019年時,村里欠了他12萬元的工時費和機械費,為抵欠款,村里開會決定將29畝閑置土地租給他,租期10年。但在魏先生收拾好地塊后,受多種因素影響,村里決定重新競標處理該地塊。社區(qū)工作人員在了解事情原委后,將魏先生和村委負責人請到了“邑和堂”。在主談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調解下,最后雙方達成一致:村委收回土地,欠款分批付清。魏先生感慨地說:“本是來討說法的,可主談人耐心細致的調解讓我的氣消了大半,朋友交談式的調解讓人心服。”
在“邑和堂”,主談人有時是街道社區(qū)干部,有時是政法干警、律師、樓道長、網格員……截至目前,“邑和堂”已建立起一支溝通能力強、擅長調解的65人志愿者隊伍,接到老百姓的調解訴求后,“邑和堂”會根據“誰能談、誰主談”的原則,安排主談人以“談談心、聊聊天、拉拉呱”的方式,調解百姓訴求。
主持過多次調解的府前社區(qū)黨委書記張娜娜表示,社區(qū)群眾有了問題矛盾不可怕,只要耐心溝通、心平氣和面對,一定能找到合適、合理的解決方案。希望能把“邑和堂”營造為一個群眾想來、能來、喜歡來,來之能談,談之能“和”的暢所欲言的“大家庭”。
“邑和堂”自開設以來,充分利用主談人扎實的調解功底、較高的社會威望、親和的個人魅力以及群眾信賴等優(yōu)勢,堅持愛心、細心、耐心、公心、責任心“五心”協(xié)同發(fā)力,積極探索“1+N”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讓調處工作主動貼近群眾、服務群眾,切實維護群眾的合理、合法權益,真正做到了“邑”心為民聽民訴、“談”客空間解民憂、“即”談即成遂民愿、“和”風細雨潤民生。
張娜娜表示,“邑和堂”嘗試以群眾“小自治”推動社會“大自治”,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和探索,在優(yōu)化轄區(qū)營商環(huán)境、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竇浩智/文圖
責任編輯:聶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