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A-

濰坊創(chuàng)建“東亞文化之都”丨【梅翁憶評】黃光男:梅翁詩畫自高格

來源:濰坊新聞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2-06-15 15:45:29

  于希寧是我國當代卓越的美術家和美術教育家,是具有詩、書、畫、印、美術史論全面修養(yǎng)的學者型藝術家。他在各個藝術階段的創(chuàng)作,以及他九十多年的藝術人生,構成了頗具研究價值的藝術個案。為助力“東亞文化之都”創(chuàng)建,進一步發(fā)掘用好于希寧藝術資源,擦亮濰坊名人“名片”,我們精選了部分專家學者對于希寧先生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釋讀,對于全面、準確且深入地了解藝術家,具有重要意義。

  梅翁詩畫自高格

  黃光男

  于希寧先生是一位兼具詩書畫印和美術史論全面修養(yǎng)的學者型藝術家。1913年1月出生于山東省濰縣,世代以翰墨著稱,于先生不喜喧囂,熱愛藝術,即使在寂寞的環(huán)境中生活、作畫也甘之如飴。他的人生閱歷豐富,曾于北京、日本、新加坡、香港、加拿大、美國等地舉辦個展,擁有多項藝文頭銜。“才德勤修養(yǎng),三魂共一心”為于先生一生奉之不懈的座右銘;也就是在作品中賦予豐富的思想與文化內涵,寄予著國魂、人魂與畫魂。他愛梅成癡,曾為超山一株宋梅被砍伐而悲傷不已,從此不再踏入超山一步。他的梅花作品深具創(chuàng)意、意境深遠、視點多變,綜合吸收并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文人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他曾表示,畫梅一開始也是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通常是表示一種孤傲清高、不入流俗的情感;后來經常出外寫生,對梅的形態(tài)有了更深的認識,加上與同儕間培養(yǎng)了相互切磋觀摩的良好風氣,彼此互相探討,在這種互動的學習模式中,與多次深入梅林與之相處,對梅的感受漸行深入,而能突破舊規(guī),將其自然物象人格化,藉作品來表現(xiàn)人的情感與精神氣質。

7ecc80b3c8d0c034316441bc88f047c.jpg

  在詩的創(chuàng)作方面,于先生曾說,“我的詩常常是繪畫內容的補充,它可以為‘畫龍點睛’開光,也可以開創(chuàng)作之思路。在這方面我從尋益到受益,從立意到創(chuàng)意,豐富心靈,遷想妙得,從突破前賢思路到突破自己思路,詩對我恩惠特多”。他認為詩與畫可以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作畫到了一定的層次后,就必須提高詩文等方面的修養(yǎng),互相滲透與融合。“詩畫梅緣”于希寧近作展①首次將于希寧先生作品呈現(xiàn)于臺灣民眾眼前,展出了花卉作品約六十件,作品中表現(xiàn)出于先生除了研究傳統(tǒng)的東西之外,也注重對生活的體悟,體現(xiàn)著時代精神與人格追求。

  【注釋】①2004年,91歲的于希寧一心要去祖國的寶島臺灣,促進海峽兩岸美術交流發(fā)展,為增進中國文化的認同做一點事。因年事太高,學校出于安全和健康的考慮,沒有批準,后來請兩位中年學者帶上于希寧的作品前往臺灣辦展。

  黃光男:中國臺灣著名畫家、學者、藝術教育家、中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臺灣藝術大學校長

  供稿:齊魯文化(濰坊)生態(tài)保護區(qū)服務中心

責任編輯:封曉健

數(shù)字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