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時代孔繁森精神的傳承者實踐者”
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 發(fā)布時間:2022-05-17 10:01:58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身在東營的聊城市第三人民醫(yī)院主管檢驗師白迪一早坐在辦公桌前,整理著前一天收集到的督導材料。34歲的白迪告訴記者,在東營督導期間,他還兼顧著聊城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的多項工作,每天忙碌十幾個小時早已成為常態(tài)。
2021年6月11日,白迪受上級委派,赴東營市開展疫情防控督導工作。從那天起,他便和“戰(zhàn)友”們拉網(wǎng)式排查東營市的各個社區(qū)、學校、企業(yè)、核酸實驗室等一線防控場所。“這里的群眾把東營稱作‘藍寶石’,因為它在疫情確診地圖上保持藍色已長達兩年之久。”白迪說,為了守護好這顆“藍寶石”,他們在督導過程中容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
“2007年,我考入成都醫(yī)學院,一說起我的家鄉(xiāng)在山東聊城,就會有人說一句‘呦,這是孔繁森的老鄉(xiāng)啊’。每次得到這種回應,我內心的自豪感就會油然而生。”白迪回憶說,也就是那時起,他開始深入了解孔繁森,決心做新時代孔繁森精神的傳承者、實踐者。“孔繁森是黨員領導干部的楷模,但他還是一位編外醫(yī)生、‘藥箱書記’??追鄙氖论E也詮釋著我們孜孜以求的醫(yī)學人文精神。醫(yī)學不是萬能的,但醫(yī)生可以做得更多。”
在青海省海北州剛察縣,說起當?shù)乜h醫(yī)院的檢驗中心,白迪的名字無疑是被提及最多的。
2019年,白迪帶著“做新時代孔繁森精神的傳承者、實踐者”的念頭,主動報名成為山東省首批一年期“組團式”醫(yī)療幫扶專家團成員,遠赴海拔3300米的剛察縣開展醫(yī)療援助。他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回答三個問題——援青為什么、在青干什么、離青留什么。
在剛察縣人民醫(yī)院,白迪掛職檢驗科主任,人員非常緊缺,機器相對陳舊,試劑容易過期,方法比較落后,防塵避光環(huán)境不達標等問題更是直觀地擺在他面前。“在當?shù)?,大量資源優(yōu)先選擇臨床科室,而輔助科室發(fā)展相對滯后。其實,輔助科室在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作用已經(jīng)不可忽視。”白迪說,剛察縣屬于高寒缺氧地區(qū),肺結核等傳染病高發(fā),缺乏合適的檢驗設備,當?shù)蒯t(yī)院很難做出明確診斷。
為了幫助輔助科室得到更大扶持,白迪動了不少腦筋:開微信公眾號“青白之年”做網(wǎng)絡培訓,天天在病房推廣“三新項目”(新技術、新業(yè)務、新方法),在聊城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的全力支持下開建當?shù)氐谝粋€標準化微生物實驗室……
2019年年底,白迪所在的檢驗團隊順利拿到200萬元省縣共建專項資金。一個輔助科室能夠申報成功,這在當?shù)剡€是第一次。
在同事眼中,白迪是一位典型的“斜杠青年”——不滿足于一種“專一職業(yè)”的生活方式,而是希望嘗試多種身份、擁有多重職業(yè)的年輕人——他是抗災志愿者,在“5·12”汶川地震時毅然搭上前往一線的救援班車,救助124名兒童順利返回成都;他是志愿講解員,工作之余在孔繁森紀念館進行義務講解,將《孔繁森小藥箱》的故事講給了全國觀眾;他是自媒體健康科普達人,錄制的《白大夫聊健康》自媒體專欄獲得山東省首屆健康科普大賽一等獎,并作為優(yōu)質科普資源在學習強國上連續(xù)推送。
今年4月,白迪榮膺山東省“五四青年獎章”。白迪的母親第一時間將喜訊分享到了微信朋友圈。打開白迪母親的朋友圈,幾乎都是關于兒子的內容。“因工作關系,我在外一待就是2年。在這期間,是家人默默給了我支持,就連獲獎后,他們囑咐最多的也是多注意身體。現(xiàn)在督導工作快結束了,我也會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家人。”白迪說,工作中,他可以選擇多種身份,生活中,他也是兒子、是丈夫、是父親。
責任編輯:龐珂